天氣炎熱,高溫不斷🥵
尤其是在室外工作或運動,又需要戴上口罩時😷
更加要注意熱傷害找上門
記得要適時 補充水分與鹽分
不要已經口渴了才補水唷!
提供以下三點小訣竅
1.維持涼爽
衣著儘量透氣、輕便、淺色,避免無法散熱👕
待在室內要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💨
2.記得補充水分
隨時補充水分,每天至少喝1500~2000毫升白開水💦
如果有大量持續流汗,要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
3.提高警覺
長時間在戶外,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
避免在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(上午10點到下午2點)
如必須外出,可走在陰涼處,加上陽傘、遮陽帽和太陽眼鏡,預防熱傷害😎
人在室內不曬太陽也會有熱傷害嗎?
其實高濕熱環境是造成熱傷害的主因
長時間在不通風且悶熱環境下工作或運動
也是可能引起熱傷害
中暑機率不只看氣溫,濕度也會影響我們的排汗功能
濕度高造成水分蒸發速度低,人體散熱效果就會差
發生熱傷害機率會更高
遇到熱傷害切記「不用酒精、不用退燒藥」
酒精具高揮發性,擦拭皮膚上只能暫時降溫,也會造成毛細孔因冷收縮
反而會影響身體散熱
熱傷害的體溫高與感染發燒高溫的機制不一樣
一般發燒是發炎或免疫系統反應
中暑是排汗系統及體溫調節中樞失常
所以吃退燒藥是沒有效的
該做的事情是移到陰涼 處,鬆脫 不夠透氣或是緊繃的衣物
加強散熱,將身體泡在冷水中
如果無法泡水,潑冷水加上用風扇吹,促進蒸發散熱
也可在手臂、腋窩、頸、膝等表皮放冰袋
如意識清楚可吞嚥,給予電解質飲料(如運動飲料)或含少許鹽的涼水
當然如果情況嚴重要盡快送醫,尋求醫護人員的救助
任何人都要特別注意,尤其是嬰幼童、65歲以上長者、慢性疾病患者及戶外工作者都是高危險族群唷!